最新訊息

網路留言
目前位置:首頁 >> 最新訊息

最新訊息

(8)楞嚴經要義 民國100年6月出版

瀏覽次數:1194次 

u20.jpg


        楞嚴經要義   編撰人:謝宏宗


(8) 楞嚴經要義 民國100年6月出版

B124.jpg

   

    楞嚴經的主旨,在闡述每個人都有個「妙覺真心」,亦即是「自性」。了解自己有個不生不滅的自性,並深信依教修行,才能證得不生不滅的佛果。這就是「因地心」與「果地覺」要相同。若因地發心偏了,追求有生滅的境界,以後所證得的果地也就差了,就會成為不究竟的外道。因此,在因地修行時,其發心是否真實正確至為重要。每個人既有不生不滅之清靜自性,為何仍在六道中生死輪迴,不能回復清靜的自在性呢?考其原因,即在於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說六根是吾人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何以故?因為六根有如內賊,勾引外賊,當對境起心動念,就讓我們產生愛恨喜憎的情感,自性本如清水,經六根攪勳翻騰不止,就成一攤濁水,而我們的一顆能思慮、善攀緣的心,充滿貪婪、瞋怒、傲慢、嫉妒、計較、執著的習性,甚且,凡起心動念無不使這攤濁水,渾上加渾,沒有澄清時,自性本清明,像水如鏡,物來影現,物去影不留,不沾染什麼東西,如果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知道從六根下手,降伏六根,才能回復自性的本來面目。………

    佛陀講楞嚴經在提醒我們眾生都有妙覺真心,而禪定可以追求溯源,可以找尋失落的妙覺本性。………

    楞嚴大定,是諸佛的秘藏,是修行的妙門,是迷悟的根源,是真妄的大本。也是眾生尋找失落妙覺本性的康莊大道,惟有依之修行,才能圓悟如來藏妙真如性。從塵劫生死中獲得解脫。   (摘錄自本書序文)  


P1330375.jpg

  

          楞嚴經要義  目錄(上冊)    

A16_1.jpg

        序文 …………………………………………    1

          卷一 …………………………………………   67

          卷二 …………………………………………  139

          卷三 …………………………………………  251

          卷四 …………………………………………  379

          卷五 …………………………………………  551

 

         楞嚴經要義  目錄(下冊)

A16_1.jpg

         卷六 …………………………………………  645

          卷七 …………………………………………  759

          卷八 …………………………………………  843

          卷九 ………………………………………… 1013

          卷十 ………………………………………… 1149


                                                             B11_4.jpg


Y45.jpg


楞嚴咒早課(法鼓山版)



    楞嚴咒,是佛頂光明,化身如來所說的神咒,又稱楞嚴神咒,或首楞嚴神咒。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長者,此咒關係整個佛教的興衰。若世上有人持誦楞嚴咒,即表示正法存在,若無人持誦楞嚴咒,就表示沒有正法了。神咒妙不可思議,每一句都有其用途,每一字各有其奧妙。佛頂光明表示神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降伏一切妖魔,成就一切功德。只要以清靜無染之心來持咒,抱著慈悲度眾之願來持咒,就能消除一切災難,將來亦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惟持誦神咒時,亦不可以欺騙心或報復心來持咒,否則不能得益,反而會遭殃。

    楞嚴咒凡四百二十七句,三千六百二十字。全咒可分為五會:第一會由第一句至一百三十七句止,是毘盧遮那真法會;第二會由第一百三十八句至一百七十八句止,是釋尊應化會;第三會由第一百七十九句至二百七十二句止,是觀音合同會;第四會由第二百七十三句至三百三十二句止,是金剛藏折攝會;第五會由第三百三十三句至四百一十八句止,是文殊弘傳會。以上五部份大旨為:歸命諸佛、菩薩、眾聖賢等,祈願諸佛加持以離開惡鬼、疾病及其他災禍等。第四百一十九句至四百二十七句方是此咒主旨之所在,故被稱之為「心咒」或「咒心」。因其是如來藏真如心所成,故名之曰「心咒」;全咒又是如來藏真如心,故又名之曰「咒心」。咒末三字「娑婆訶」意為速成,令我所作迅速成就。

    楞嚴經誦持法總共有三十餘種。從總體上可分六類:第一,成就法,身、口、意三業清靜,一心誠意誦持密咒,能易於成就所作。第二,增益法,持咒可以增益道業。第三,破惡法,持咒可以破除一切惡習。第四,息災法,持咒可以清乃一切災害。第五,勾招法,持此咒可以將無論遠近的妖魔鬼怪全部捉來。第六,吉祥法,誠心持咒,一切都可以遂心滿意,遇難呈祥。           (摘錄自本書序文)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