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1419次
六祖壇經要義 編撰人:謝宏宗
(5) 六祖壇經要義 民國94年7月出版共分上下兩冊
大乘佛法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能成佛,修行者在獲證涅槃以後,還必須重新迴入娑婆世界,以同體大悲的精神普渡眾生,使一切眾生從生死輪迴中解脫。總歸一句話,就是要作到悲智雙運,要達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境界,正如蓮花雖然美麗,但却生長在污泥之中,倘若蓮花不在污泥中生長,它是不會綻放得那麼美麗。因此大乘行者所追求的涅槃如果離開這個有為世界,那決不是真正的涅槃。因為它並非有個實在的相狀可以追求,了解這個道理,才能在五欲雜染的世間獲得涅槃。然而也只有把自己從這個涅槃中也超脫出來,不住涅槃,才能實現真正的大悲。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強調的正是不住於涅槃之中,惟有徹底的不住,才是真正的涅槃。換言之,惟有認清這世間的實相,不只僅求個人的解脫,應勇於承擔救度一切眾生的使命,這才是佛陀的真正精神。……… (摘錄自本書序文)
六祖壇經要義 目錄(上冊)
序文 ………………………………………… 1
壹、緒論 …………………………………… 21
貳、本論 …………………………………… 107
甲、釋經題 …………………………… 107
乙、釋經文 …………………………… 112
行由品第一 ……………………… 112
般若品第二 ……………………… 167
疑問品第三 ……………………… 201
定慧品第四 ……………………… 261
坐禪品第五 ……………………… 323
懺悔品第六 ……………………… 431
六祖壇經要義 目錄(下冊)
懺悔品第六 ……………………… 457
機緣品第七 ……………………… 513
頓漸品第八 ……………………… 635
護法品第九 ……………………… 717
付囑品第十 ……………………… 785
參、結論 …………………………………… 863
禪意數則
![]() | |
![]() | ![]() |